案例研究:6个月大挪威婴儿的母语和非母语元音歧视

婴儿的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感知窄化等理论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会微调他们对母语的感知。这一领域的研究通常依赖于观察婴儿的微妙行为线索。该研究“6个月大的挪威婴儿对母语和非母语元音的区分”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例子,说明眼动追踪技术在捕捉这些细微差别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Rosslund等人(2024)的研究旨在调查6个月大的挪威婴儿对母语和非母语元音对比的区分。具体来说,他们测试了婴儿区分挪威本土元音对比(/y-i/)和非本土英式英语元音对比(/·-æ/)的能力。先前的研究表明,母语的感知变窄可能发生在6个月大之后,导致研究人员假设这个年龄段的婴儿会成功区分两个元音对比。该研究还试图解决现有文献中的局限性,例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婴儿数据占主导地位,以及需要进行婴儿内部研究来检查母语和非母语的歧视。
眼动追踪视觉习惯范式
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视觉习惯化范式,利用眼动追踪技术来测量婴儿的注视时间。这种方法至关重要,原因有几个:
- 自动化和精确的数据收集:与可能引入可变性和错误的手动编码不同,臂装式EyeLink 1000 Plus眼动仪设置为单眼模式,采样频率为500 Hz,可实现全自动和凝视相关的数据收集。这确保了捕捉婴儿注视行为的高度精度,这是习惯化研究中歧视的主要指标。
- 对微妙线索的敏感性:婴儿在言语感知任务中的反应通常是微妙的。眼动追踪提供凝视行为细粒度采样的能力对于检测注视时间的微小波动至关重要,这些波动可能表明对熟悉刺激的习惯或对对比刺激的新奇偏好。在研究声学上微妙的元音对比时,这种敏感性至关重要,例如挪威语中的/y-i/对比。
- 减轻实验者偏差:随着实验过程的完全自动化和凝视的偶然性,消除了手动编码导致的实验者偏差的风险。家长们也坐在婴儿的视野外,戴着带口罩的耳机,确保他们的行为不会无意中影响婴儿的反应。
- 提高可靠性:本研究中使用的视觉习惯化范式的“混合”变体被认为可以提高个体差异的检测和重测可靠性。眼动追踪提供的精度进一步提高了从单个婴儿身上获得的数据的稳健性,这对于理解发育模式至关重要。
婴儿母语和非母语元音歧视分数之间的负相关
与他们最初的预测相反,小组层面的分析显示,试验类型对婴儿寻找母语或非母语对照的时间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群体层面上,6个月大的挪威婴儿没有区分任何一种对比。然而,眼动追踪数据使关键的探索性分析成为可能。这些分析揭示了婴儿的母语和非母语元音辨别分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发现表明,对母语元音对比表现出更好辨别力的婴儿往往对非母语元音对比的辨别力较差,反之亦然。
本案例研究强调了眼动追踪技术在当代婴儿言语感知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够提供对婴儿外观行为的自动化、精确和灵敏的测量,使研究人员能够解开语言习得的复杂过程,即使在处理微妙的语音对比和个体差异时也是如此。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将继续受益于并可能扩展此类先进观测工具的能力。
有关眼动追踪如何帮助您的研究的信息,请查看我们的解决方案和产品页面或联系我们。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帮助!